2016年河池市11個縣(市、區)和27個市直事業單位計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723個崗位895人,其中筆試674個崗位822人,免筆試49個崗位73人。
報考流程:
1崗位查詢
各招聘單位具體的招聘人數、崗位、資格條件等詳見《計劃表》。通過河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www.hcrsj.gov.cn)、河池人才網(www.hcrc.net.cn)等網絡媒體查閱《計劃表》。
2 網上報名
本次考試采取網上報名方式,實行網上報名、網上資格審查、網上查詢、網上繳費、網上打印準考證和報名登記表。報考人員可登錄河池人才網(www.hcrc.net.cn)“河池市2016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網上報名系統”(以下簡稱“網上報名系統”),按照規定的操作步驟,進行報考。
操作細則
1.提交報考申請。報考人員登錄網上報名系統,填寫相關個人信息資料,提交報考申請,上傳本人近期免冠1寸正面證件電子照片,等待資格審查。
網上報名時間:2016年4月18日8:30至4月22日17:30。
2.資格審查。采取網上審查的方式,原則上,市直單位的網上資格審查工作由招聘單位及主管部門負責;縣(市、區)級及以下單位的網上資格審查工作由縣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組織實施。
報考者請于2016年4月18日8:30至4月24日17:30期間登錄網上報名系統查詢資格審查結果。
通過資格審查的,不能再報考其他崗位。
2016年4月18日8:30—4月22日17:30期間,報考申請尚未審查或未通過資格審查的,可以改報其他崗位。
3.開考比例。招聘崗位(免筆試崗位外)計劃招聘人數與報名人數的開考比例不能低于1:3。
打印準考證
通過資格審查并繳費成功的報考人員,請從網上報名系統下載、打印準考證。打印準考證時間:2016年5月16日8:00—5月21日24:00。
《準考證》是報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重要憑證,須妥善保管。
4 考試
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報考人員參加考試時,必須攜帶本人準考證和居民身份證,兩證缺一不可。
(一)筆試
1.筆試時間、科目
2016年5月21日
上午 8:30—10:00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10:00—12:00 綜合應用能力
綜合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的分值各150分。
筆試兩個科目連續進行考試,中間不間斷。
報考綜合管理類(A類)崗位人員需參加《綜合應用能力》(A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A類)兩個科目測試。
報考社會科學專技類(B類)崗位人員需參加《綜合應用能力》(B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兩個科目測試。
報考自然科學專技類(C類)崗位人員需參加《綜合應用能力》(C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C類)兩個科目測試。
報考醫療衛生類(E類)崗位人員需參加《綜合應用能力》(E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E類)兩個科目測試。醫療衛生類崗位《綜合應用能力》分為中醫臨床崗位、西醫臨床崗位、藥劑崗位、護理崗位、醫學技術崗位、公共衛生管理崗位6個類別的測試??忌鶕罂紞徫灰蟮臏y試方向,對應參加相應類別測試。
報考工勤類崗位人員只需參加《綜合應用能力》(A類)一個科目測試。
根據考試題型的不同要求,參加《綜合應用能力》(C類)考試的考生作答時可能需要使用直尺(應為無計算、存儲或通信功能的普通直尺),請參加《綜合應用能力》(C類)考試的考生攜帶以備使用。
2.考試范圍
考試內容、范圍以公布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公共科目筆試考試大綱(試行)2015年版》為準。
3.筆試其他要求
(1)報考鄉鎮衛生院免筆試崗位(見《計劃表》),計劃招聘人數與實際繳費人數達不到1:3比例(含1:3)的崗位,免筆試。計劃招聘人數與實際繳費人數超過1:3(不含1:3)比例的崗位,須參加筆試作篩選。
免筆試崗位情況將于4月30日前在河池人才網公布,并在面試前,由河池市人事考試培訓管理辦公室按照考生原支付帳號通過網上銀行系統退還考生考試費。
報考免筆試崗位需簽訂服務協議,服務期限為5年。
(2)考試地點:詳見《準考證》。
報考人員參加筆試,必須攜帶本人筆試準考證和有效居民身份證,兩證缺一不可。
(3)命題、閱卷。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統一組織。
(4)筆試成績公布:報考人員可登陸河池人才網(www.hcrc.net.cn)查詢。
(5)合格分數線確定:筆試合格分數線由河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劃定。
成績查詢、公布筆試合格分數線時間:2016年6月20日前。
溫馨提示:
1.報考人員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相關環節中有違紀違規行為的,將嚴肅處理。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給予5年內或終身不得報考事業單位處理。
2.本次考試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目前社會上出現的任何以事業單位考試命題組、專門培訓機構等名義舉辦的輔導班、輔導網站或發行的出版物、輔導資料、上網卡等,均與本次考試無關。敬請廣大報考者提高警惕,切勿上當受騙。